當國內的城鎮化建設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時,讓我們把目光投向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美國,看看他們的居民是如何應對所在社區的現代化進程。
華盛頓特區第6大道和H街的交叉口,有一家存在了幾十年的舊式雜貨店,名字叫默里雜貨店。店外的木板凳上,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幕:當地的老居民——鮑比·福斯特(BobbyFosterJr.)坐在那里,一邊沐浴著陽光,一邊悠閑地讀著報紙。
福斯特是一名退休的廚師,他說:“每天這個時候,太陽總是照在這里。陽光明媚,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默里雜貨店一直是附近鄰里鄉親們不二的聚集處,幾十年來,經歷過1980年代城市的衰敗,當大多數的企業撤離出去時,它還是依舊固守陣地。與雜貨店一樣,福斯特也是這個社區的守護者,在這里已經居住了54年。
然而現在,這里正在發生著變化,與全國各地數百個城市發展一樣,隨著外地有錢人的入駐,現代化的配套設施不斷引入社區,新式餐廳、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理發店和酒吧等等。
沒錯,社區正面臨著貴族化的問題。30幾年來,“貴族化”這個詞似乎是不受歡迎的,因為這似乎代表著中產和富裕階級開始返回城市的核心地區,而當地的老居民(其中不乏低收入居民和外地謀生者)將被迫離開家園。
早在1988年8月6日,社區“貴族化”的問題就引起了一場位于紐約市東村的湯普金斯廣場的公園暴亂,示威居民舉著反對標語批評道:“貴族化是階級斗爭!”。抗議者十分憤怒,他們認為窮人將會流離失所,與此同時,富人們入住他們的街區,摧毀當地社區的文化傳統特色。當時,警察被迫攜帶警棍維持秩序,最終造成超過100人受傷,可見貴族化問題對社會意識流的沖擊力度。
哥倫比亞大學城市規劃方案主任蘭斯·弗里曼(LanceFreeman)也相信貴族化是階級戰爭,他發起了一項研究,首個研究在哈林區(Harlem),然后在全國各地計算當貴族化出現時,有多少人將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
弗里曼解釋說:“我的直覺是人們正在流離失所,更快被逼離原居地。”
但是現在,一系列新的調查研究不斷表明:對于當地長期居民來說,現在“貴族化”,也許是福不是禍。當然,這里指的是沒有被逼遷離開的居民。
老居民福斯特把身邊發生的一切變化全看在眼里,總是難免感到悲喜交加的矛盾。他說:“社區的變化是雙刃劍,有好也有壞,但是,似乎好的東西遠遠多于壞。”
弗里曼的研究工作發現,當貴族化社區出現時,低收入居民并不總是像起初預計的那樣被逼搬離。
他說,貴族化所帶來的較高的生活成本,可能會逼使租戶離開,特別是一些老年人,殘疾人或是沒有穩定公寓的租客。然而,他也發現很多的租房者也留守社區,尤其是更安全的公園、街道和更好的學校等配套設施出現之后,新的就業機會也隨之而來,這些因素吸引租戶留了下來。
銀行經濟學家丹尼爾·哈特利(DanielHartley)說:“我們發現在貴族化社區的原居民的收入狀況,相比沒有被貴族化或低生活水平的社區,更佳。”同時,他查看貴族化社區原居民的信用評分,發現不管是租戶或業主,相比其他社區的居民,貴族化社區的原居民的信用評分較高。他說:“這可能是貴族化帶來的優點,然而,很少人會關注到這一點,實際上,貴族化社區可以幫助附近的原居民。”其實類似的情況在中國沿海發達地區的城市發展進程中又何嘗不是呢。
對于老居民鮑比福斯特來說,他決定留下來,他和家人也在這里擁有自己的物業。“鄰居都是很友善的,大家相識已經幾十年了。”注意到越來越多的新居民搬入,他說,“新搬來的鄰居還是很友善的。”
兩個月前,當地市政府宣布位于第6大道和H街的交叉口,將會興建一座全新的公寓大樓,默里雜貨店將會被關閉,由有機食品中心(WholeFoods)取而代之。
福斯特說,他只希望新店主會在外面放一張木板凳,他可以繼續坐在那里享受陽光、讀著報紙。
(該文章由看世界網編輯整理于 國外網站,轉載請注明原鏈接)
|